「吊銷」、「吊扣」二者有何差別?
在臺灣的交通法規中,「吊銷」和「吊扣」是兩種常見的行政處罰,無論是對駕駛執照(駕照)還是車輛牌照,這兩種處罰都代表著嚴重的後果。然而,它們的本質與影響卻大相徑庭。究竟兩者差別在哪?
了解「吊扣」與「吊銷」的差別,是每位用路人的基本常識。兩者雖然都代表著權利的限制,但吊銷的後果遠比吊扣嚴重,通常意味著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、金錢與精力才能重新取得相關資格。因此,遵守交通規則,不心存僥倖,才是保障自身權益與交通安全的最佳之道。
駕照的「吊扣」與「吊銷」
對於每位駕駛人來說,駕駛執照(簡稱駕照)是上路行駛的合法憑證,一旦駕照被處罰,將直接影響駕駛權益。
吊扣駕照:暫時性的停權
性質:吊扣駕照是一種暫時性的處罰。這表示駕照被暫時扣留在監理機關 ,吊扣期間不得駕駛該種車輛。
影響:在吊扣期間,如果你仍然開車上路,將會被視為無照駕駛,面臨更高的罰款,甚至可能導致駕照直接被吊銷。通常被吊扣駕照的駕駛人,會被要求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講習。當吊扣期限屆滿後,只要你繳清所有罰款並完成相關講習,駕照便會發還給你,駕駛資格也會隨之恢復,不需重新考照。
常見原因: 超速嚴重(例如超速40公里以上)、在一年內累積交通違規點數達12點、部分情節較輕微的酒駕初犯(視酒測值與是否肇事而定)、危險駕駛行為等。
吊銷駕照:永久性的資格註銷
性質:吊銷駕照則是永久性的處罰。這意味著你的駕照會被註銷作廢,你將喪失駕駛資格。
影響:駕照一旦被吊銷,你將無法再合法開車。若想重新取得駕駛資格,你必須等待法定的禁止考領期限(通常為數年)期滿後,重新報名駕訓班並通過所有考試,才能再次取得駕照。對於極其嚴重的違規行為,例如惡意酒駕致人重傷或死亡、利用車輛犯罪等,甚至可能面臨終身不得考領駕照的嚴厲處罰。即使重新考取駕照,部分情況下初期會核發有效期限較短的駕照,待觀察期無再犯才能換領一般效期駕照。
常見原因:酒駕累犯、酒駕致人重傷或死亡、肇事逃逸(尤其造成傷亡者)、吊扣駕照期間仍駕車、利用汽車犯罪被判刑確定等。
牌照的「吊扣」與「吊銷」
除了駕駛人的駕照,車輛的牌照(車牌)也可能面臨「吊扣」或「吊銷」的處罰。牌照是車輛合法上路的證明,其被處罰也代表車輛無法合法行駛。
吊扣牌照:暫時性的禁止行駛
性質:吊扣牌照是將車輛的牌照暫時性地扣押,在指定期限內,這輛車將不被允許行駛於道路上。
影響:在吊扣期間,車輛若仍上路行駛,將被視為無牌照行駛,面臨高額罰款並可能被扣車。期限屆滿後,牌照會發還,車輛即可恢復合法行駛。
常見原因:車輛未按時參加定期檢驗、違規停車被拖吊後未繳清罰款、車輛牌照有不符規定的情況等。
吊銷牌照:永久性的註銷牌照
性質:銷牌照則是將該車輛的牌照永久性地註銷作廢。這表示這輛車將永遠無法再領取這組牌照。
影響:牌照被吊銷後,該車輛若想再次合法上路,必須重新領取新的牌照(需繳清所有罰款,符合檢驗標準,並重新申請)。被吊銷牌照的車輛在路上行駛,視同無牌照行駛,除了高額罰款外,車輛通常會被當場沒入。
常見原因: 車輛拼裝或改裝不符規定且屢勸不改、違規使用他車牌照、逾期未檢驗超過一定期限、車輛報廢後仍使用等。